2022.09.24(星期六)上午,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所脑疾病防治研究团队开展了文献学习分享会,苟兴春教授主持。此次活动在线上进行。
此次由韩晓娟博士作为主讲人对阿尔茨海默病(AD)的最新文献进展进行分享。她分享了一篇发表在《Nature Neuroscience》杂志题为“Faulty autolysosome acidification in Alzheimer's disease mouse models induces autophagic build-up of Aβin neurons, yielding senile plaques”的文章。该文章打破了在AD中先有淀粉样斑块形成,后有神经元死亡的传统认知,提出了AD发生始于神经元自噬溶酶体酸化障碍,导致β淀粉样蛋白及其前体蛋白蓄积在溶酶体内,溶酶体破裂进一步导致神经元分解,并释放出胞内垃圾,最终结局就是我们看到的胞外淀粉样斑块沉积。也就是说,神经元死亡要先于细胞外淀粉样斑块的形成,也在某种程度解释了为什么清除淀粉样斑块的策略无效。

在这次文献阅读分享会的最后,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,讨论过程中迸发出许多新的科研灵感。苟兴春教授也结合目前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,要求大家紧跟国内外最近研究进展,开拓思路,在科研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。(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所 文/王杉 图/王杉)